4000 167 197
29 08月

国际能源署(IEA)|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

国际能源署(IEA)最新的石油市场报告显示,2019年1~5月,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同比仅增长52万桶,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上半年以来,由于贸易和制造业产出下降,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乏力。

 

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此前把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10%的关税的生效日期定为9月1日,但不得不再次推迟到12月15日。
 
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将2019年和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都下调了0.1%,分别为3.2%和3.5%;IEA也将2019年和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分别下调10万桶和5万桶,至110万桶和130万桶。这是自2014年以来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的石油需求首次连续3个季度下降。

 

与此同时,燃油和石脑油价格大幅下跌,原因归结为韩国和日本发电量以及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下降。另外,在2020年实施新的国际海事组织(IMO)燃油质量规格之前,OECD对船用燃料油的需求已降至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
 

美国6月和7月的初步数据也显示,在驾驶旺季开始之际,汽车燃料(尤其是汽油)的需求同比下降。相比之下,IEA调高了今年上半年中国的表观消费数据,原因是炼油产量增加,成品油库存减少。

 

供应基本稳定

 

第三季度初,全球石油供应基本稳定在1亿桶/日以上,但同比下降58万桶/日。这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的石油产量出现了自2017年1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(下降量约为200万桶/日),尽管非OPEC国家的石油日产量同比增长140万桶。

 

2019年2月以来,OPEC+成员国已经连续第五个月在石油减产120万桶/日的承诺上呈现出优异的表现。2019年7月,完成率从上个月的118%升至134%。
 


2019年7月,由于飓风“巴里”导致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暂时关闭以及沙特原油减产,全球石油日产量环比下降6万桶,为1.002亿桶;沙特阿拉伯7月产量降幅最大,日产量965万桶,下降12万桶。再加上委内瑞拉和伊朗因制裁而进一步减产,推动OPEC原油日产量环比下降19万桶,为2971万桶;伊拉克是OPEC中唯一大幅增产的国家,随着出口加速,产量恢复到创纪录水平;伊朗7月原油日产量下降5万桶,至223万桶,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
 

至于非OPEC国家,随着北海油田从维护工作中恢复,以及巴西恢复生产,抵消了美国产量下降的影响,石油日产量攀升16万桶,至6490万桶。由于对巴西的增长预测略显疲软,非OPEC国家今年的石油供应增幅被小幅下调至每日190万桶。然而,随着巴西经济加速增长,挪威和圭亚那也开始了新项目,2020年石油日产量将加速增长至220万桶。尽管如此,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增长来源,2019年和2020年的石油日产量分别为170万桶和130万桶。

 

短期仍可保持平衡

 

IEA表示,由于欧佩克国家减产,短期市场平衡略有收紧。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比限产协议允许的水平低70万桶,这明显表明该国决心支持市场再平衡。如果OPEC把7月2970万桶/日的原油产量维持到2019年年底,同时非OPEC国家产量增速也有所放缓,2019年下半年的库存将下降约70万桶/日。然而,这只是暂时现象,因为IEA对非OPEC国家明年非常强劲的石油产量增长预期依旧维持在220万桶/日的水平,到2020年,石油市场将供应充足。

 

今年上半年,但全球炼油加工量同比下降9万桶/日,这意味着需求有所放缓,虽然中国炼油加工量大幅增长约72万桶/日。随着中国和中东炼油量的持续增长,预计全球炼油加工量将在今年下半年有所回升。